召公谏厉王弭谤》
2019-02-16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7.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b. 距关,毋内诸侯。c. 张良出,要项伯。d. 秦王还柱而走。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不堪命矣 堪:经受、忍受b. 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顺利c.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阜:增加d. 三年,乃流王于彘 流:流放9. 下列各句括号中列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 王怒,得卫巫,使(卫巫)监谤者,以(卫巫)告,(王)则杀之。b. 召公告(厉王)曰:“民不堪命矣!”c.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厉王)成而行之。d. 吾能弭(国人)谤矣,(国人)乃不敢言。 11. 翻译下列句子。(1)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2)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该书文字质朴简练,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b. 在如何对待百姓公开议论朝政的问题上,厉王没有听取召公的意见,而是听从了卫巫的主张,对百姓采取弭的态度,予以镇压,施行暴政。c. 文中召公以“川壅而溃”设喻,劝说厉王对待百姓的议论应该采用“导”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使国家昌盛。d. 厉王没有听从召公的劝谏,把老百姓都流放到彘这个地方,使他们再也无法议论朝政。答案及分析:1. a(析:卮zhī戟jǐ当dāng 瞋chēn 郤xì 眦zì)2. c(析:号召zhào 艾yì 诲huì)3. b(析:①⑤⑦⑨是名词做状语,②⑩是形容词活用名词,③是形容词用做动词,④⑥⑧是动词的使动用法)4. d(析:都是动词。② 替,介词;⑥ 绐,介词;⑦ 被,介词;⑨ 呢,句末语气助词;⑩ 替,介词)5. c(析:代词,他;a. 结构助词,的;b. 代词,这件事;d. 动词,到;e.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 d(析:被动句。其余三句为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7. a(析:b.“距”通“拒”,“内”通“纳”;c.“要”通“邀”;d.“还”通“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