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游侠列传》(节选)北京版

2019-01-05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译文如下: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近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第六自然段:郭解迁徙茂陵的风波
及徙豪富茂陵也,〔1〕解家贫,不中訾,〔2〕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3〕“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诸公送者出千余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4〕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
【注释】〔1〕“及徙豪富茂陵也”,汉武帝在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九年)在槐里县茂乡设茂陵县,给自己营造陵园。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要把各地有势力的人物及家产在三百万钱以上的富民强行迁往茂陵附近居住,以打击地方上的豪强势力。〔2〕“中”,符合。“訾”,同“资”,此处引申为资产标准。〔3〕“卫将军”,即卫青,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同母弟,曾率兵七次出击匈奴,屡立战功。〔4〕“县掾”,汉代县令(或长)的助手,人选由令(长)自选,不由朝廷任命。
译文如下:
待到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当时卫青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皇上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掾,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掾的头。从此杨家与郭家结了仇。
第七自然段:郭解之死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1〕闻其声,争交欢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2〕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3〕身至临晋。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4〕所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杀,口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5〕遂族郭解翁伯。〔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