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作文辅导2

2018-10-07

注:这是《百喻经》第10个故事,好高骛远的人总想一步登天,而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地下的基石不牢固的话,万丈高楼定会倒下。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岑,山小而高也。《说文》。岑cén楼:高楼)
5、欲食半饼喻(《百喻经•欲食半饼喻》第44则)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走到饼店买饼吃。一块接著一块,吃了六块饼,当第七块饼吃到一半时,便觉得已经吃饱,突然间,念头一闪,他懊悔的掴打自己的嘴巴说:“我怎么这么笨!早知道吃这半块饼就会饱,就吃这半个就好了。怎么那么儍!刚刚还吃了六块。唉啊!我怎么这么笨啊!”
附:原典。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②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注释:①恚悔:恚,忿怒而懊悔。②唐:徒然。
按:吃到这半块饼时,已饱,需知这半块饼吃饱的基础是前六块饼,如果没有前六块的基础,这半块怎么能吃得饱呢?
基础很重要,如果没有基础,后面的发展就不可能,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万一亿,无论多么大的数都是由1+1而来的。
知识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智慧,经验是一点一地的积累起来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得成熟,事情要一步步地去干,干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成功。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割裂事物间的联系,只看表面现象,只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6、有关“基础、基本功”的成语、熟语、片断。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指化生万物的原物质。所以道是使万事万物得以保持勃勃生机的生命本源,万物因他而生又因他而复。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毫末:细小的萌芽。累土:堆土。
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句话是说,任何技艺都要不断的进行练习,才不会因时间久远而变的荒废了.只有经常锻炼,每天都不停歇,才能使你的技艺纯熟,不会拉下。
④积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或集众力办一事。多指好的方面,不能用于缺点错误。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⑤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扫一室,何以扫天下。墙倒根不正。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去追求过高的、难以实现的目标。好:喜欢;高:过高;骛: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过远。
 
附:学生回答精选: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