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
2017-09-02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2、杜牧、王安石、李清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2、毛泽东
钟出风雨起苍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毛泽东1949年4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延伸思考与练习:
一、 思考:
1、“鸿门宴”是在什么情况下谁为谁设的宴会?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鸿门宴”的结果对项羽不利,归根结蒂是谁之过?为什么?
3、你如何认识评价范增这个谋士?
4、项羽对樊哙不斥不恼,反而二呼“壮士”,可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
5、鸿门宴上,基有无杀刘之意?他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宴请刘邦的?
6、项羽“东向坐”说明什么?
7、举所佩之者三,项王为何默然不应?项庄请舞剑,他又为何曰诺?
8、名钓誉”是什么意思?用它来概括项羽的性格合适吗?
9、在宴前宴后对刘邦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二、 写作:
1、 发挥想象,描写《鸿门宴》中范增的心理活动。(300字)
2、 以《我最喜欢------》或者《我最讨厌-------》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标题横线上填写《鸿门宴》中的人物名字。
(2)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自圆其说。
(3)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