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2017-07-26

⒊序幕部分除了对鲁镇大环境的渲染外,还有一段对四叔书房的详尽描写,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屋如其人,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分析对四叔书房的描写来看四叔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陈抟“寿”:封建迷信;
朱子格言、理学著作:封建礼教;
顽固守旧,不学无术的封建卫道士.
⑴为什么要交代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明确]理学又称道学,是宋明以后士大夫所讲的封建伦理的学问;讲理学的,即信奉理学的,也就是道学家。道学家们坚决反对妇女再嫁,他们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监生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凡入国子监肄业的,叫“监生”。在清朝只存空名,不施教育,可以用钱捐得监生资格。小说开头即点明鲁四老爷信奉理学,就为下文写他歧视祥林嫂作了提示。监生之上加一老字,说明这一资格已成历史陈述,与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相配合,写出他如何热衷功名,也就写出了他与一切改革必然格格不入。

⑵如何理解小说对鲁四老爷书房陈设的描写?
[明确]对书房的布置,是依照“我”的观察,有顺序而又有重点地写的。因为房里被雪“映得较光明”,因为是“朱拓的”,又是‘寿’字,所以能够“极分明的显出”,所以它才首先被“我”看到,接着按顺序看过去,就自然地看到了寿字两边的对联。陈抟是五代时人,擅长诗赋,因科举不中,在武当山和华山修道,传说他活了八百岁。书房里挂陈抟的“寿”字,说明鲁四老爷希望长命百岁。一副对联,是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与方法,“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下联(上联应为“品节祥明德性坚定”),意思是:通晓一切事物的道理,就能心气和平。鲁四老爷的实际行动,如大骂新党康有为,大骂祥林嫂是谬种,与那半副对联所标榜的“心气和平”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对鲁四老爷作了有力的嘲讽。把一边的对联写成“已经脱落,松松的卷和放在长桌上”,一则便于突出“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半联,一则和下面的“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样,表现了书房的凌乱和书房主人的懒散。 ⊙抓关键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

⊙联系文本,不要脱离文本说空话、套话。
 小结:屋如其人,小说中环境铺衬的好,烘托了人物,同时也暗示了祥林嫂将来的命运在这样一个主人家里做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⒌提问:小说中还多次写到了“雪”,请从文中找出来,并体会这几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祥林嫂死后当晚“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
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微雪点点地下来了”——暗示着下文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巨大的心理阴影,起到了暗示情节的作用。

⒍提问:本文的环境描写几乎都同雪有关,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诗句的境界相比,本文的“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
明确:“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一种豪迈,一种大气,“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是一种清凉淡远,而本文的雪则是凄苦悲凉的,这给全文抹上了浓重的悲剧气氛,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同样的意象,不同的境界,全由主题需要而决定。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