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2017-07-26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
4.对词的下阕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用法说明正确的是( )
a.使动用法 b.名词活用一般动词
c.意动用法 d.名词做该句主语
5.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④语段阅读赏析习题
6.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d.本词“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7.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有三句话可以回答“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这三句话是: , , 。
⑤语意表达习题
8.《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9.“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
,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 、 、 、 、 、 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