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017-06-15

荷塘月色

释题、时代、作者  词语积累

     ↓           

问题(质疑)(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解决(探究)→ 审美

小结→评价

(四)作业

①完成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可填abcd等级,也可以简单陈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个评价表来检阅教学效果。(本作业设计目标:学习评价多元化的尝试,持别注意学习主体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检阅自己的学习情况,寻找不足,发现差距,以利于下一步的完善提高,并让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吃透课改理念)

《荷塘月色》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

具体内容

效果评价(自评)

知识能力

写景特点

语言特点

通感及其他

过程方法

质疑能力

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审美情感

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②师生同题作文:用借景抒情手法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三选一)《校园月色》、《乡村月色》、《都市夜色》(本作业设计目标:学生迁移应用能力能训练,描写表达审美能力的提交,情感体验的进一步深化。教师也借这一作业完成自己与学生共同的新的一次情感体验)。

七、教学反思

1.以质疑——探究为主线来安排文本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次新教学法的探索。传统教学法,对学生的质疑——探究意识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的处理相对比较薄弱。而质疑——探究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又尤为重要,所以,本设计意在通过这一安排强化学生质疑——探究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课程中的发展也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教师在新课程中能获得的不应该是沉重的负担、更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对职业的厌倦感,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获得新鲜的知识、能力的提高,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职业的满足感、崇高感、幸福感。如果学生在新课程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而教学环节的重要的组织者、指导者却没有得到协调发展,那么,课程改革肯定不是完美的改革。而教师的实际发展的任务不仅仅是一些培训所能完成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探索、学习,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来提高、丰富自己、使自己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切实有效发展。而这一点,也是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本设计的另一个试图要探讨的问题。特别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问题⑨探究中,教师以与学生一样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探究中,与学生一起辩论,与学生一样表达自己的感情体验,即是这一尝试,另外,作业②中师生同题作文也是基于这一点而设计的。

3.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本课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又要教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也即思维的开端),并让思维向纵深发展或创新方面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本设计在对学生探究深度的进一步挖掘以及学生质疑的可控性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空间。

八、点评

本设计努力实践了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富有创新精神。

在第一课时设计中,通过任务(提出的问题)的布置、指导来引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并能注意到问题在教学目标框架下的整合,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在整合过程中,也注意到细节问题,如对“意义不大”的问题只略加评价,突出重点。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