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吾为若德
<二>思考:
1、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明确: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明确: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夺人。她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英雄无悔,本色不改,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启示: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八)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一>重点词句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
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自矜功伐
⑤何兴之暴也
⑥岂不谬哉
思考:
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明确:
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灭亡之速。一赞一叹,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九)小结: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他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十)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
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②叙述语口语化。(“太史公曰”新体例)
课件内容介绍
教学目的: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通过情节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能力。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教师朗诵全文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教师补充讲解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分析讲解文章内容 
第一段:写垓下被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