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


b. 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 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 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乙〗籍(即项羽)少年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汉书•项籍传》)
15. 选出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从头至尾)
b. 于是梁奇其意 (以……为奇)
c.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勒索)
d. 毋妄言,族矣 (灭族)
16. 下列加点的代词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梁奇其意 (代项籍所说的话)
b. 彼可取而代也 (代项梁)
c. 以知其能 (代项籍)
d. 梁以此奇籍 (代项籍见秦始皇后说的这句话)
17. 下列译文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吴中士大夫皆出梁下。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a. ① 吴中地区的士大夫都出自项梁的门下。②(项梁)暗暗地用兵法来统率那些宾客子弟。
b. ①吴中地区的士大夫的才能都不及项梁。②(项梁)暗暗地用兵法来统率那些宾客子弟。
c. ① 吴中地区的士大夫都出自项梁的门下。②(项梁)暗暗地传授那些宾客子弟兵法。
d. ①吴中地区的士大夫的才能都不及项梁。②(项梁)暗暗地传授那些宾客子弟兵法。
18.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项羽从小就想“学万人敌”;见了秦始皇后就说“彼可取而代也”,可见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
b. 项梁曾经杀了人,因怕在栎阳被逮,所以才与项羽避仇吴中。
c. 项梁在吴中时,主办“大徭役及丧”,并“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目的是考查宾客子弟的才能。
d. 从这段文字中,还显现不出项梁此时有起兵反秦的打算。
〖丙〗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十人;项王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
19.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地方千里
②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③马童面之
④令骑皆下马

20.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