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生  排比的句子句式是基本相同的,很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  我觉得读起来很有气势,似乎一气呵成。
    生  我还觉得像海浪一样,一拨接一拨,一句接一句,很有节奏感。
    师  同学们对诗歌的感受力很强。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归纳:排比句在诗中的使用能使诗的语言凝练,内容具体丰富,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我们再看看诗中还有哪些诗节使用了排比句,是否也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呢?
    生  诗的第3节、第6节、第7节、第8节、第9节、第10节、第11节、第12节,全都是运用排比句式。
    师  这首诗中最主要运用的句式就是排比。除此之外,还有哪种修辞手法在诗中大量的运用呢?
    生  是反复。
    师  对。这首诗中还使用了多处反复,既有句子的反复,也有词语的反复。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反复的例子,并且分析它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生  在很多的诗节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包括第1节、第3节、第4节、第6节、第7节、第8节、第10节。
    生  还有词语的反复。如第10节,“同着”这个词反复使用了五次。第12节中“呈给”这个词反复使用了八次。我认为反复的作用应该是强调吧。
    生  我觉得反复修辞与排比句式的使用,在作用上有很多的相似点。
    师  请说说有哪些相似点。
    生  内容上的铺陈使得内容都很丰富,音韵上都很整齐,节奏感也很强。
    生  一节诗的开头与最后一句的反复还得令结构上首尾响应,结构可以说是非常完整,像一个完整的圆。
    师  排比和反复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表达效果上却有相似处,同学们可以发现,有些地方既使用了反复,那么排比就会伴随着同时出现,如第12节。反复运用“呈给”,也同时使用了排比句,是一连八个句式相似的句子。其他诗节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师  全诗大量运用排比句式和反复修辞表达了酣畅淋漓的抒情效果。排比句式与反复修辞的大量使用,使诗人的情感如千里黄河一泻汪洋,势不可挡。我们再次诵读诗,体味诗中的抒情效果。
深入研讨,挖掘主题
    师  “大堰河”这个极普通极普通的劳动妇女,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地位是极低下了,她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诗人说她的名字只是她村庄的名字,诗人只是根据谐音写了这三个字。但与这三个字同音的字还有很多,为什么诗人就选了这三个字呢?是否还有其深意呢?
    生  诗人的家乡是浙江,那一带是江南的水乡,河是随处可见的,所以诗人首先想到大堰河的村庄也会有条小河,并以小河命名那个村庄。
    师  结合地理环境分析,很有道理。
    生  也觉得是因为河多,令诗人想到大堰河的村庄也有河;但我想诗人也许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河多,也就是说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是很多很多的。诗的倒数第2节的倒数第二句,“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可见,我认为,诗人是歌颂大堰河,也是要歌颂像大堰河一样的许多劳动妇女。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