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师  很有道理。在前面结合地理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提示诗歌的主旨之所在。还有高明的见解吗?
    生  我觉得诗人是特意选用“河”作为大堰河的名字的。因为在人类产生之初,河流就是孕育人类的。所以我认为诗人特意称大堰河为“河”,是要表达是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哺育了自己。
    师  同学们的联想越来越丰富了,都言之有理。
    生  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刚才突然想到的。倒数第2节诗中有一个词“紫色的灵魂”,“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诗人为什么用“紫色”来形容“灵魂”?
    师  这个问题问得精彩。同学们讨论讨论,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  我觉得紫色是高贵的颜色,诗人可能是歌颂大堰河高贵的灵魂。
    生  我觉得是揭示大堰河受欺压。因为紫色是伤痕的颜色,诗人可能是要显示大堰河的不幸,生活艰苦,受人欺凌。
课堂小结
    一个“紫色”留给我们这一课的学习一个精彩的结尾,同学们在课后继续讨论吧。可惜诗人艾青几年前已经去世了,不然我们可以写封信与艾青讨论。现在我们只能与他天上的灵魂对话了。
布置作业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选择诗中你认为最富于感情的一段,反复朗读,以求成诵。
板书设计
 富有气势,便于抒情
拓展阅读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永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11.17
鉴赏提示:《我爱这土地》一诗作于抗战初期。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新奇,也突兀,不禁令人驻足,令人沉思。诗中的“鸟”是泛指,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吟咏的杜鹃、鹧鸪那样,它是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接着诗中出现了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诗人用上了大量修饰语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情感,形成了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然后用“我死了”,与前面的描写构成强烈的对比,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全诗的结尾,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蓄足了势,唱出了最高音符。这是对祖国深挚之爱的最强音啊!在那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所歌唱的“土地”也就具有了格外动人的力量。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