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选自《文言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二、《孔雀东南飞》赏析(节选)(唐弢)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经无从查考。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记》,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纂的许多古代诗集里,也多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稍有出入,最常见的为三百五十三句,计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它确是古代叙事诗里最长的一首。
《玉台新咏》编者在诗前加上一段这样的小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段小序很是重要。它不但告诉我们故事的梗概,发生的年代、地点,主角的姓名、身份,并且也记录了这首诗的来源,说明是仲卿夫妇死后,当时人为了哀悼他们而作的。历来文人都依据这个说法,肯定《孔雀东南飞》是建安时代的作品。只有宋朝刘克庄的《后村诗话》指为六朝人所作,但他没有举出任何具体的理由来。

中国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代代相因,历来谈诗都以此为根据。《孔雀东南飞》起句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就叫“兴”。意思是看到相似的事物,引起感慨,从这点入手,来歌唱自己所要歌唱的对象。古人用双鸟起兴以喻夫妇的诗歌很多,只是这两句涉及孔雀的含义过于简单,遂使许多人觉得似乎与本文无关,不大容易解释。
《玉台新咏》里还有一首《双白鹄》,其词如下: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峙顾群侣,泪落纵横垂。”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诗里说的是一对双飞的白鹤,雌的突然得病,不能继续前飞,雄的想衔它,口噤不开,想背它,羽毛日摧,所以只好“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恋恋的不忍独去。这首诗收在《乐府诗集》里,题作《艳歌何尝行》,词句略有出入。曹丕取其大意,作为新乐府《临高台》里的最后一段,但“白鹄”却已经改作“黄鹄”。古诗里提到这个故事的很多,例如吴迈远《飞来双白鹄》的“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襄阳乐》的“黄鹄参天飞,中道郁徘徊”, 就都是的。孔雀双飞的含义正复相似。诗里的“东南飞”与“西北来”、“五里一徘徊”与“六里一徘徊”,说明借以起兴的对象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所用的鸟名不同而已。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起兴呢?我们从焦仲卿本事里可以得到解答。汉献帝建安中叶,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他的妻子刘兰芝感情很好。兰芝是一个美丽聪敏的女子,从小学习女红,既懂诗书,又善吹弹。嫁到焦家以后,仲卿出门作吏,她在家天天织布,三天织成五匹。可是仲卿的母亲十分顽固,门阀观念很重,故意嫌她工作慢,说她自作主张,没有礼节,要仲卿休掉她,另谋婚娶。仲卿苦苦哀求,他的母亲便拍桌打凳,厉声斥骂。当时仲卿正急于返任,劝妻子暂回娘家,再图后会。兰芝知道事情已无法挽回,留下绣花短袄、红罗复斗帐和一些梳妆用具,别了婆婆和小姑,在丈夫出门后不久,也登车回宁。仲卿在大道口等着她,下马向妻子告别,自誓决不相负。兰芝以磐石和蒲苇作比喻,说他们的爱情要像磐石一样坚,蒲苇一样韧!夫妻俩就这样依依不舍的分别了。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