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学案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
  答: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通过赞美白鹭,本文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4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2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里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参考答案
一、1.a、b    2.c    3.b   4.b   5.d   
  6.都不能换。①“谛听”指仔细听;“聆听”没有强调仔细。②“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儿高。“兴高采烈”既写兴致也写神采,根据句意,应突出兴致。③“回翔”,含有回旋的意思,“飞翔”无此意。④“凄惨”用于写神情,“凄凉”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7. d(比喻,其他为拟人)  
    8. c(根据上下文意判断)   
    9. d
二、(一) 1.本题旨在训练学生通过抓住关键性文字来把握文意的能力。在这几段文字的前面,作者写了四次追寻黄鹂的经历。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抗日战争时期,见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在病中,见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逛鸟市,却看到被玩弄的囚禁的黄鹂。写了四次经历以后,到这几段文字中,作者的追寻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了黄鹂的“真正的家乡”,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而且由黄鹂转向大千世界,不仅黄鹂,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一种人生哲理的启迪。可见,这几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的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从上文水到渠成地升华出来的。
    2.景物一体,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比如,黄鹂的啼叫,飞翔与“春雨、宿露”“朝霞和彩虹”一体,虎与深山、驼与大漠、雁与长空、鱼与潭底一体。这里强调了环境对事物的重要性。
    3.“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二) 1.c
     2.通过比较,突出了白鹭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不同意。从文中“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悠然自得的美。
     4.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
     5.c、e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