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


2.时代背景: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在这样烽火连天、国难当头的岁月里,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者为何能如此留恋专注于这常青藤呢?
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③表现了民族气节,永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和自由。
2.走近作者: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以34岁的英年殉于日寇屠刀之下。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出版社遭日军搜查,当时陆蠡恰好外出,本应庆幸自己的脱险,但他出于责任感,独自一人到捕房去问个究竟,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日本宪兵问他:“爱不爱国?”他说:“爱国。”又问:“赞成不赞成南京政府?”他说:“不赞成。”又问:“依你看,日本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回答:“绝不能征服。”日本宪兵恨他态度强硬,认为有政治背景,屡施酷刑,但他决不改口,结果吐血而亡。
3.情感体验:读陆蠡像,谈自己阅读本文的感受。
六、拓展练习
课后练笔:观察我们的校园,借助想象和联想,写一段描写“绿色”的文字,字数不限。
附:板书设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