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导学设计

现在我们既然已经把握了作者的感情,而且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是不是可以挑战一下黄磊了。老师也给你们来点音乐,好不好?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诵诗歌。6.播放配乐课文画面(有诗文无朗读)前:【解说】作者写尽了康桥无限景,却道不尽离别无限情。此情此景,情景交融,怎能不令人醉在心头。老师为你们的进步表示祝贺,你们不想为自己的进步鼓鼓掌吗?7.学生分析诗歌形式“三美”时:【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绘画美:诗歌的语言多选用色彩富丽的词语;音乐美:诗歌的音节琅琅上口,错落有致;建筑美:诗歌“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想读

说读6.分小组反复自由朗读课文:①就感兴趣的地方或不懂的地方发问,在小组内自由交流。②每个大组选择一两个普遍性的问题合作解答,推举一人执笔写成60字以上的小研究论文在班上交流。其它组的同学补充,不同观点允许辩论。

7.学生朗读课文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心中的康桥表达出来。(可以说出来,读出来,也可以唱出来,甚至可以跳出来,但要文辞优美)①你最喜欢哪一幅画?

②就你最喜欢的诗句略作赏析。

8.学生闭上眼睛想像自己心中的康桥后:

举例说明《再别康桥》在形式上是怎样体现“新月派”诗人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

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

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4.通过探究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的立体、多向交流,形成民主、和谐、协作的学习氛围

5.“想像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自主赏析突出了其主体性,也体现了建构主义论、接受美学和多元智能等现代教育理论的理念。

8.背诵指导(出示三种背诵的提示:投影5~7)

9.出示古代写离情的诗句(投影8)后:

【旁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人用自己的“才”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情”,把自己的“康桥情结”融汇在了这首如小夜曲一般优美的《再别康桥》里。这也许是这首诗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真正原因吧。难怪朱自清先生说“现代诗人应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10.出示古代诗词中写“挥手”的诗句(投影9)

11.出示改写后的《再别康桥》(投影10)后:

【解说】一首优美的诗歌就像一曲动人的旋律,令人不由的想要反复吟唱,让我们再次在音乐中品味康桥的美。

12.再现康桥美景和背景音乐,一齐背诵课文。

【画外音】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这或许才是揭开这首诗朦胧面纱的真谛吧。

背读

写读

三、研读评价,揣摩韵味、得精髓:

9.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温馨提示】:①提示上句,缺省下句(投影5);②关键词语:轻轻的、金柳、青荇、榆荫,寻梦、笙箫、悄悄的(投影6);

③重现康桥实景,画面联想记忆(投影7)10.比较鉴赏:①自古写离愁别绪的诗作可谓灿若星河,大家还记得哪些诗词?这些诗和徐志摩的这首诗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