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教案

(三)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小说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四)从《江南的冬景》中看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五)提出问题,请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文本后思考回答。1、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 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明确:把江南的冬天与北国的冬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所没有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比较,江南冬景与北方夏夜比较,强化了江南冬天所具有的“明朗的情调”;把江南的冬天与闽粤的冬天作比较,将作者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江南与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突出在江南冬景中散步的快活、闲适、逍遥之感。 2、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策略。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明确:“曝背谈天”、“午后冬郊”、“寒郊散步”是实景;“江南雪景”是虚景。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用了古人的一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悠闲适意的心境和高雅诗意的情趣。 3、作者还借助了想像的力量,哪些地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致? 明确:微雨寒村的冬霖图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作者泼墨挥毫,借助想象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情调悠闲的水墨画。 (六)理清文章思路 1、第1至4段,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突出了其所钟爱的江南冬景 的主要特征。 2、第5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 3、第7段,写了江南的微雨。 4、第8、9两段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写到了江南的雨雪。并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将话题引到“散步”上来。 5、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 (七)总结分析 学习课文后,总结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情景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 2、抓住特点,突出特征。(细,真,清) 3、语言清新,简洁明丽。(清新,纯朴) 三、课后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上“谛听天籁”板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