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案(精选14篇)
《忆江南》教案 篇1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江南风景图,请你仔细欣赏,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2 、江南的水是清秀灵动的,江南的山是秀丽多姿的,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非常眷恋江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板书课题
3、师生配乐朗诵诗词
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朗诵,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播放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这是一首词,这么美的词,想读吗?
二、 新授教学
1、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读,齐读
2、你想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意思吗?
自有阅读译文。
3、忆江南,忆是什么意思呢?
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理解词语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
这句怎么读?
(2)“春来江水绿如蓝”
理解词语
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
谁来读好这句?
(3)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齐读这两句
3、这首诗中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风景旧曾谙)
自由阅读《小星星》,找出诗句意思
曾经作者熟悉的江南景色是怎样的?用诗句回答
4、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忆江南》教案(通用17篇)
《忆江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谙”。能正确读写“江南、风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注解、阅读相关资料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词的意思。
4、通过对这首词的理解、诵读和欣赏,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这首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词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创情境巧导入
1、请学生说一说对江南的了解。
2、(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江南的美丽景色。
二、解背景了解“词”
1、理解题意: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三个字的意思。
2、介绍写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在杭州生活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有一年多,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晚年,回到故乡洛阳。在他67岁时,写下了这首《忆江南》,可见江南美丽的景色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3、了解“词”:让学生比较这首《忆江南》与以往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一说对“词”的了解。
三、明词意悟深情
1、自主合作解读整首词:请同学们轻声读这首词,然后借助书下注释和阅读资料读懂这首词的大意,并与同学交流学习所得。
2、集体交流探究:
(1)请学生说一说,通过读这首词你了解了江南的哪些景色?(品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品重点词: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词中哪个字用得好,最值得研究?(重点品析“胜”“蓝”“红胜火”“绿如蓝”的意思)
《忆江南》教案(精选16篇)
《忆江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谙”。能正确读写“江南、风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注解、阅读相关资料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词的意思。
4、通过对这首词的理解、诵读和欣赏,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这首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词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创情境巧导入
1、请学生说一说对江南的了解。
2、(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江南的美丽景色。
二、解背景了解“词”
1、理解题意: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三个字的意思。
2、介绍写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在杭州生活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有一年多,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晚年,回到故乡洛阳。在他67岁时,写下了这首《忆江南》,可见江南美丽的景色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3、了解“词”:让学生比较这首《忆江南》与以往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一说对“词”的了解。
三、明词意悟深情
1、自主合作解读整首词:请同学们轻声读这首词,然后借助书下注释和阅读资料读懂这首词的大意,并与同学交流学习所得。
2、集体交流探究:
(1)请学生说一说,通过读这首词你了解了江南的哪些景色?(品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品重点词: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词中哪个字用得好,最值得研究?(重点品析“胜”“蓝”“红胜火”“绿如蓝”的意思)
《忆江南》教案(精选14篇)
《忆江南》教案 篇1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江南风景图,请你仔细欣赏,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2 、江南的水是清秀灵动的,江南的山是秀丽多姿的,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非常眷恋江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板书课题
3、师生配乐朗诵诗词
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朗诵,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播放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这是一首词,这么美的词,想读吗?
二、 新授教学
1、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读,齐读
2、你想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意思吗?
自有阅读译文。
3、忆江南,忆是什么意思呢?
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理解词语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
这句怎么读?
(2)“春来江水绿如蓝”
理解词语
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
谁来读好这句?
(3)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齐读这两句
3、这首诗中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风景旧曾谙)
自由阅读《小星星》,找出诗句意思
曾经作者熟悉的江南景色是怎样的?用诗句回答
4、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忆江南》教案(通用21篇)
《忆江南》教案 篇1
《忆江南》教案——珍惜现在,方能“忆”而美之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 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忆江南》教案(精选22篇)
《忆江南》教案 篇1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江南风景图,请你仔细欣赏,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2 、江南的水是清秀灵动的,江南的山是秀丽多姿的,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非常眷恋江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板书课题
3、师生配乐朗诵诗词
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朗诵,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播放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这是一首词,这么美的词,想读吗?
二、 新授教学
1、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读,齐读
2、你想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意思吗?
自有阅读译文。
3、忆江南,忆是什么意思呢?
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理解词语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
这句怎么读?
(2)“春来江水绿如蓝”
理解词语
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
谁来读好这句?
(3)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齐读这两句
3、这首诗中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风景旧曾谙)
自由阅读《小星星》,找出诗句意思
曾经作者熟悉的江南景色是怎样的?用诗句回答
4、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