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第一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本节是由技术向设计进行过渡。教科书辩证地阐述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本课程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本节是一个基础性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对设计过程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教学对象分析
同学们现在已经对通用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且作为高中生,在生活中对设计应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房屋设计、装修设计、汽车设计、发型设计等,但对本课时的内容,即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是清楚,对本课程所指的设计内涵更是不清楚。高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但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的关系的理解,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②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2、情感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能够对技术和设计有充分的了解,在以后的生活对能够充分的发现身边所存在的技术与设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如何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要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要让高中生一下子理解较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案例和相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来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案例分析]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坦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钟就算出来,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埃尼阿克的存储器是电子装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它能够在一天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它是按照十进制,而不是按照二进制来操作。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十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