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设计中人机关系要实现那些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学习目标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了解在设计时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一、什么是人机关系?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还体现为人与环境的关系。
从生活中,找出体现人机关系的例子,并简单分析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
人与门的人机关系
小结:
人走近门,便与门板构成人机关系;人要握住把手,便与门把手构成人机关系;人开门后要通过门,便与门框构成人机关系。
【讨论】人与电梯的人机关系有哪些?
【课堂练习】
分析我们所坐和所用的椅子和桌子与我们同学之间的人机关系有哪些?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那些目标?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案例分析】
铁锹的作业效率
1898年美国学者泰勒从人机学角度出发,对铁锹的使用效率进行了研究。他用形状相同而铲量分别为5kg、10kg、17kg、和30kg四种铁锹去铲同一堆煤,虽然17kg和30kg的铁锹每次铲量大,但实验结果表明,铲煤量为10kg的铁锹作业效率最高。他做了许多实验,终于找出了铁锹的最佳设计和搬运煤屑、铁屑、砂子和铁矿石等松散粒状材料时每一铲的最适当的重量。这就是人机工程学过程中著名的“铁锹作业实验”。
砌砖作业试验
19xx年吉尔伯勒斯对美国建筑工人砌砖作业进行了试验研究。他用快速摄影机把工人的砌砖动作拍摄下来,然后对动作进行分析,去掉多余无效动作,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人砌砖速度由当时的每小时120块提高到每小时350块。
在以上案例中,改进那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小结:装载量,形状,材料,规格,动作等等。
(2)、健康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对我们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坏。
(3)、舒适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感到舒适和自然,操作方便。
(4)、安全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对我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讨论】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如何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
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