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了解技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背景;
2、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及评价;
3、让学生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
4、让学生了解技术发展史。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注意问题]
分组学习,以强扶弱,互助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时间] 1课时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背景
1、国际技术教育进展状况
英国:《国家课程》中就有《设计与技术》课程
要想成功地在明天的社会里与日本、德国及美国竞争,我们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富于创造性的年轻人。假如今天的教育是落后的,那么明天在国际上的表现也将是落后的。——撒切尔夫人(英国首相)
美国:《2061计划》五大领域中“技术”是其中一方面
“所有这一切使得要让人们理解并适应现代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从个人的角度,人们可以为自己选择用于工作或家庭的最好的产品,可以适当地使用和进行操作,在发生故障时能进行排除,从而获益。从社会的角度,受过教育的公众会更好地利用各种机会使有关技术利用方面的决策更加理性和负责。”
2、我国基础技术教育现状
一直以学校强调学术性的课程,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对技术型的课程开的比较少,特别动手能力强的开的更少,如以前的劳技课也是在课余时间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开设的,这样一来拉开了我们与其它国家的距离,在我国经常出现先进设备开发出来了,我们购买进来后不会用或功能用得很少。
3、社会发展对新课程的要求
(1)、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高速发展、高度发达的国家不仅要有领先的科学,还要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同时要求国民具备越来越高的技术素养。这就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加强技术教育。
(2)、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技术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提高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3)、新课程中的技术教育应既区别于专攻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区别于强调劳动的德育功能加上技能培训的传统的劳技课程。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它的内容需要现代化,需要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教育接轨。
我国的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它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1、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及评价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2课时)
通用技术开设背景、课时安排、教学评价。
(技术、技术发明、技术创新、设计)
布置分组(4人1组)
第二章 设计的基础 (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