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载体与新课程——(苏教版)第1课时教学案例(夏嵚崟)
  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师生的对话与协商,合作与交流。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学实验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在通用技术课堂内做了一些尝试,有一定的体验。
  那一堂课,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的《方案的构思方法》第1课时,《方案的构思方法》在教材中的位置是位于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之后,属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具体教学,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二章中人机关系、第三章设计的一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第1课时是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设计分析,并以台灯为例,说明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在台灯的各个部件的设计分析中使学生熟悉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那一堂课,本人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设计的课本知识,而是希望以设计分析为载体,在通用技术课堂实施新课程理念。
  
  “xx年,那年你大学毕业,你拿着你的毕业文凭,带上你的设计计划书,进入某大公司应聘,经理拿起你的计划书问:‘请问你的计划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角色扮演)“我的计划书包含了问题的研究、发现过程,我的想法、方案……”。
  “请一位同学当一下经理,给他评价或说点什么。”
  (生角色扮演)“嗯,你的方案和设想……”
  看到学生没提及时间安排,教师在后面强化时作了补充说明。
  
  课的引入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对于上一堂内容的复习提问。复习提问呈现设计过程的延续,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不一定要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主要原因是: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后,学生最初的新鲜感已没有了,在大约两周前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活动不主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课程不是传统课程中的高考课程。课堂上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有效地调控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解决了技术课堂出现的内驱力不足问题,为课堂内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活动做了准备。并且从两位同学在扮演时的对话中,学生能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个人的喜好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正是新课程提倡的,是课堂的新气象。
  
  师:“我们在明确问题后,在信息收集与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整个技术设计的要求,可以开始方案的构思。为了设计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设计分析是关键。现在,我们以台灯为例,来说明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
  “在台灯的设计中,我们常要考虑一些主要因素,如考虑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等,除这些之外,你还能想到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思考,填写课本思考的内容)
  生:“我考虑了设计要美观。。。。。。”
  师:“你的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听呢?”
  生:“我考虑的主要是设计的一般原则出发的。”
  
  这一段是考虑主要因素的教学,运用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合作。对于考虑的主体因素方面,学生有自己的经验。由教师启个头,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答,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了解了设计的基本思路。
  
  师:“台灯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归属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正如课本95页图中所示,设计中的‘人’是高中生,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期,学习任务重,安全意识弱等特点,‘学习任务重’因素使设计中要考虑到台灯要‘经久耐用’、‘照明效果好’,而出于对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则在设计中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