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设计分析)

2017-03-14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1、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2、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1时的内容,即设计分析。对于整个《技术与设计1》教学内容来说,设计分析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与上一章及后面几章组成设计过程的整体,而且是关键点,是方案构思及最终确定的保证。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物”、“人”、“环境”三者的关系,从三方面对台灯这个具体的案例进行了设计分析,但表述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思维层面上,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了挑战。 3、教学目标     对指导意见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是让学生理解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掌握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能力与方法:能对某个具体产品进行设计分析,会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想象力,对自己的想法能合理,准确的表达出来,能养成批判性思维。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教学重点:能明确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对台灯设计分析能合理,符合使用对象。并能了解基本的标准件。 教学难点:物、人、环境(人文环境)三方面关系的理解和具体的设计分析思路,处理产品设计分析中各因素的关系。 教学关键点: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能引导学生潜移的应用缺点列举法。

 二、学情分析

  对于第五章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完第三章的内容后对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原则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作用和要求,以及对台灯这一具体的产品的使用感受。但是对于台灯的具体构造及功能要求缺乏实质性的认识,而且本身并没有对台灯这一产品有过创意构思,在分析的时候会受到现有产品造型和功能的束缚,这对学生思维的展开是不利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所在。 三、教法分析 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替代传授、灌输式教学。对于设计分析中密集的知识联系点,采用认知学习法,能使知识、事实、原则、概括的意义和理解等的获得、保持和运用有很大的效果,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经验。教学过程中采用接受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事物意义和现成知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体系。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并应用发现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观察、调查等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和形成科学的观念。而且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四、学法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且采用“缺点列举法”的方案构思方法联合实际情况对台灯该如何设计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能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激情引入

创设情境

(5分钟)

1、  选用几种典型(使用环境、对象等)台灯让学生进行观察。2、   创设多个使用环境,对学生小组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针对性的选择自己需要的台灯 。展示台灯,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好奇心,增进探索需求。1.观察台灯2.描述观察结果(填写任务单)3.针对角色进行选择分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