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第一节课教案范文

2023-08-28

体育课第一节课教案范文 篇1

  一、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

  学习掌握自我测评体前屈的水平的方法,并知道如何提升自己体前屈能力。

  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下肢柔韧,使学生获得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我能力的判断,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如何判断自己的体前屈水平

  2、难点

  提升体前屈水平的动作方法如何运用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课的热身环节。

  热身采用欢快节奏的音乐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活动身体,让身体充分的活动开,避免出现运动伤害。

  2、课前的自我小测试。

  通过老师动作示范,自我检测站立体前屈水平,判断自己哪里不足,进步的空间是多少。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动作示范讲解和技术动作要点

  通过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是什么,锻炼的是什么能力,并强调动作要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跟着老师一起完成每个动作的练习,并及时的完成练习动作后的自我测评,学生通过这个形式可以马上的获取通过练习获得的进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练习获得感,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做好准备。

  4、放松环节。

  本节课在正常的动态拉伸的放松动作中,针对线上课程的学习特点,放松环节专门针对缓解眼部疲劳进行了动作练习,让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放松

  四、教学总结。

  本课依托国家测试内容,结合居家体育锻炼要求,设计符合学生身体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就是的教学反馈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技能获得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爱学习,愿意学习。

体育课第一节课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找到自己的站位。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红、黄、绿色的拼板若干;音乐,录音机,小鼓,大灰狼头饰。

  过程与指导

  一、拼板操

  1、教师和幼儿共同说说小拼板的用途。

  2、师生一起伴随《小叮当》的音乐做拼板操。

  二、游戏:小拼板变变变

  1.变成方向盘

  引导语“小拼板又要变了。”“小拼板变变变,变成方向盘。”(教师和幼儿一起转动拼板模仿开汽车,注意变换方向――向前开、向后开、转个弯等。)

  2.变成碰碰车

  3.自由变化

  (幼儿分散尝试用各种方法玩小拼板)

  4.集体模仿

  变成小飞碟――向上抛拼板;变成小马――双腿夹紧拼板跳;变成帽子――头顶拼板四散走;变成小河――拼板放在地上,双脚跳过;变成乌龟壳――拼板放在背上,手脚着地爬;变成小雨伞――手举拼板起踵走…

  三、游戏:小动物找家

  地上.变成小动物的家。幼儿模仿小动物跟着“妈妈”出去玩,听到“大灰狼来了”马上跑回“家”――找块拼板站好,并说说自己“家’’的颜色。)

  3.根据指令找“家”

  你们就找什么颜色的家。”(幼儿模仿小动物四散出去玩,听到教师说“找×颜色的家”后,迅速找到正确的拼板站好。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是否都找到了相应颜色的拼板:在拼板少、人数多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动脑筋“让每个小动物都有家”。)

  用鼓敲击快慢不同的节奏,幼儿根据节奏变化走跑交替,听到教师发出“找家”的信号时,再一次迅速找到相应颜色的“家”。

体育课第一节课教案范文 篇3

  教学设计

  是教学系统中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即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设计:从宏观来讲是解决整个水平学段的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单元安排与重要问题。从微观来讲是指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构思和组织。

  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

  1、健康第一的原则

  2、主体参与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创新性原则

  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一、分析材料(课程标准、工作计划、教材)

  二、掌握学情(学生心理、兴趣、技能掌握的程度)

  三、了解环境(场地器材等基本条件)

  四、确定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方法、手段等)

  教学总体目标设计的依据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级目标体系(总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二、学生具体情况(经济、生活习惯、生理发育)

  三、教育条件(场地器材、地域特点)

  教学内容设计

  内容选择的依据:

  1、水平目标

  2、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3、学校的实际条件

  内容选择的方法:

  1、已有的内容筛选

  2、已有的内容改造

  3、生活实际中选取(传统)

  课堂设计原则、课堂内容方法、课堂步骤与方法。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概念、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

  基本知识:

  1、概念

  2、分类:理论课教案、实践课教案

  3、类型

  4、基础结构

  一、编写要求:简明、清楚、扼要

  二、编写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三、注意事项

  基本要素解读

  1、教学内容:指一节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精炼、通常包括复习和新授。

  2、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指一节体育课要达到的目标、包括3个方面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3、教学重点:指一节体育课的主要内容

  4、教学组织:区分教学分组与分组教学(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

  5、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

  6、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愿望和条件

  编写教案的步骤

  1、确定课的任务、要求:正确、全面、具体

  2、合理安排课的内容

  3、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4、安排课的教学步骤

  5、安排课的时间

  6、确定课的运动负荷

  注意事项

  1、上下关系

  2、左右对称关系

  3、详略关系

  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1、初步掌握阶段

  2、巩固提高阶段

  3、应用自如阶段

  体育课堂教学

  教学的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的原则

  2、自觉积极性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循序渐进的原则

  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6、从实际出发原则

  7、巩固提高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1、是指体育教学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运动负荷的安排应由小到大、不断提高。

  2、主要依据:

  一、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三、机体适应性规律

  3、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全面系统

  二、全面系统与重点突出的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1、概念:是指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体育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使之与休息相互交替、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掌握技术和技能

  2、主要依据:

  一、增强学生体质的需要

  二、条件反射建立的理论

  三、人体生理活动兴奋、抑制的规律

  3、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编写教案要明确负荷量的强度

  二、合理安排每节课的运动负荷

  三、运动负荷列入评估指标

  巩固提高原则

  1、概念

  2、主要依据:

  一、遗忘规律和条件反射建立与消退的理论

  二、用进废退原理(生物器官用则退化、不用则逐渐退化)

  巩固提高原则

  贯彻的基本要求:

  1、组织学生反复练习

  2、组织课余体育锻炼

  3、通过竞赛、考核等形式

  巩固提高教师指导方法:

  1、语言法

  2、直观法

  3、完整法和分解法

  4、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讲解的基本要求

  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

  2、讲解要正确

  3、讲解要简明、易懂

  4、讲解要有启发性

  5、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体育课第一节课教案范文 篇4

  水平阶段:

  水平一(二年级);

  教学目标:

  1、知道羽毛球挑球的动作方法。

  2、能初步学会羽毛球挑球的动作。

  3、练习中表现出勇敢、果断和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

  教学内容:

  1、羽毛球:正、反手上一步挑球。

  2、游戏:发球比远教学重点:手脚配合、协调用力。教学难点:动作连贯、协调。器材准备:羽毛球若干,球拍自备。

  教学步骤:

  一、准备阶段(7--8分钟)

  1、体委整队集合、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队列、队形练习(向左、向右转)。

  要求:两脚同时登地

  4、由小组长带领分组慢跑。

  5、羽毛球操。

  学习阶段(17—21分钟)

  1、复习正手颠球。要求:球拍要平。

  向上颠

  2、示范正手上一步挑球动作。要求:认真观看。

  比较和颠球的不同

  3、组织学生练习

  要求:

  1)运动队队员当老师助手进行帮助练习。

  2)没人打三个球。

  3)集体徒手练习3—4次。

  4)平均分成四组练习3—4次。

  4、示范反手上一步挑球。

  要求:

  1)认真观察。

  2)比较和正手挑球的不同。

  5、组织学生练习。

  要求:

  1)集体徒手练习3—4次。

  2)平均分成四组练习3—4次。

  游戏、比赛—发球比远(10-12分钟)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规则。

  2、学生分组游戏、比赛。

  3、总结比赛中出现的情况,强调规则再比赛。

  4、评价比赛结果。

  放松身心阶段(2—3分钟)

  1、教师提要求。

  2、学生分散随师示范作简单放松动作。

  结束部分

  1、总结练习、比赛情况

  2、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练习密度预计

  1、本课实练时间分钟。

  2、本课密度x%。

  3、平均心率左右。

  本课指导思想:

  重视学生身体体会,以游戏结合技术进行练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以达到育体、育心的育人目标。场地器材:操场

体育课第一节课教案范文 篇5

  目标:

  (1)让学生知道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从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让学生懂得教师提出的上课新要求,从而更加自觉地和教师紧密配合,为圆满完成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作出努力。

  步骤:

  一、任务

  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

  2、中长跑练习和测验

  3、侧身滑步推铅球

  4、支撑跳跃

  男生:跳箱

  女生:山羊

  5、篮球传、接球和技、战术训练

  6、自选内容

  二、要求

  1、时刻牢记一个高中生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出不适合高中生的事情。

  2、一切行动听指挥。体育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场地大、上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必须得到加强,虽然我们的体育教学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在纪律和上课的规范上必须得到加强,使全班每个同学在体育课上步调一致,做到既让学生充分活动开,又很流畅,放得开又收得拢,真正体现体育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自觉遵守体育课的常规。体育课有其特殊性,为保证学生活动时不止于受伤,绝对禁止穿皮鞋,尽量保证服装能适合上体育课的要求。

  4、多相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体育活动必须有几个人或是几十个人的通力协作,才能玩得开兴和有兴趣,也才有劲头,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娱乐的效果,也才能在活动中激发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个班级的、强烈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气氛。

  三、打算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平时经常和学生都交流,听取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要求,教师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在安排课时适当作些调整,争取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3、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多用一些力学原理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让高中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和消化,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快掌握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