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学案文言文阅读(散文)
2021-04-30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c.有闻而传之者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案】 b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a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思。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 c项的“而”是“连词,表承接”;根据“结构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则也可推断。 d项的“之”是“代词,这件事”。
5.(07高考江西卷,语文,9-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催 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日:“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躧⑤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⑥,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②抚字:安抚体恤。③阳城:人名,唐代清官。④枵(xiāo)腹:空腹。⑤躧(xǐ):踩,踏。⑥蠲(juān):减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济:补益。
b.如是而后赋可完 完:结束。
c.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请。
d.比岁蠲,比岁免 比岁:连年。
【答案】b
【解析】缴纳(赋税)。我们今天还会使用“完税”一词。 a.从成语“无济于事”可以推导“济”有补益、帮助之意,带入原文理解能通。c.“延”解释为“延请”,出现在《桃花源记》“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d.比:连续,接连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b.阳城以拙蒙赏/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