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提分策略:标点符号

2021-03-21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本句中俗语应为“礼多人不怪”,而“嘛”字是表说话人的语气的词,应放在单引号之后。) (四)引语末尾标点位置的确定:①如果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②如果引语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③应特别注意的是,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例如: 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句中最后一个句号应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珍惜今天吧!”的标语。(此句标点正确。) (一)括号分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两种。点号与它们的关系比较复杂。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要辨别其使用是否恰当,须考虑文意和语气。
(二)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词语后,被注释词语后的点号要放到括号的后边。例如:
括号的用法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的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三)句内括号的注释语中有标点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与叹号除外)应省去。例如:
①他撰写的《上古音的声韵配合规律》(载《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在学术上颇有创见。
②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四)句外括号前面正文的标点仍放在括号前面。例如: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 (五)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不成句,最后不用标点;如是完整的句子,句尾标点则不省。例如:
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最近,“左联”提出了“作家的无产阶级化”的口号,就是对于这一点的很正确的理解。) (六)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补充如果与前文关系特别密切,其用法同句内括号。例如:
但是今天,假如时代能尖叫的话(我们的时代当然像是能尖叫的),那么机器时代正尖叫着要停下来。 此外,括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二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一)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问号应保留。例如: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省略号的用法 (二)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则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例如:
一群马,在公孙龙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 (三)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省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例如: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四)用省略号标明文中省略了的话,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的省略,一种是列举的省略(其作用相当于“等等”“这类”,但二者不能并用)。例如: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