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一课时)

2019-11-12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三、学法指导
一)扩展语句之表达方式的运用
对于一个扩展语句,要仔细研究所给词语、句子、段落的内容。内容不同,其应使用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同。对应关系大致如下:
1.记叙、抒情——要扩展的语句,往往带有“人物和事件”——时间顺序、内心情感逻辑顺序。
记叙是记叙人物的经历、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记叙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果叙述两个以上的头绪,也可以按并列顺序排列。抒情就是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有主人公,且往往都和一定的事件有关。所以一般来讲,带“人物或事件”的扩展语句,适宜用叙述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常常在一起使用。
2.描写——要扩展的语句往往带有“场景性”的词语——按空间、时间、心理活动的顺序排列。
描写是通过简笔勾勒或繁笔细描以及一系列典型的细节来刻画人或事物的形象与特征,给读者以鲜明印象的一种表达方式。常按空间、时间、心理活动的顺序排列。适宜用描写来扩展的语句,往往含有一定的“场景性”的词语或句子。
3.议论——要扩展的语句往往含有“抽象的象征性”的语句——解说或者推论的顺序。
议论是作者表明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并对此进行分析、做出结论的一种表达方式。议论多按解说或推论的顺序排列,有的夹叙夹议,有的先叙后议,有的先议后叙。用这种方法扩展语段常用中心句。一般来说,适宜于用议论做扩展的语句,往往含有一些抽象的、带有象征性的词语或句子。
4.说明——名词性术语或解释性提示——空间、时间、事理顺序排列。
说明是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的一种表达方式,常按空间、时间、事理顺序排列。说明性语段独立性较强,结构较完整,常用中心句。一般来说,适宜用说明来扩展的语句,往往含有一些名词性术语或解释性提示。
二)语句扩展的具体方法
1.添枝加叶法
就是给句子主干分别添加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定语、状语、补语),使之形象丰富的一种方法。
如:①乌鸦飞走了
——枯枝上的乌鸦突然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地飞走了。(单句的扩展)
②牧场上长着酥油草,溪水在漫流
——辽阔的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静静地漫流着。(复句的扩展)
③ 鼓声传到远方
——鼓声像溪水,像暴雨,像白云,淌过草地,掠过村庄,飘过山岗,一直流到远方。(综合扩展)
2.拆分组合法
是把所给信息按照要求拆分后再加以改造组合,使之完美的一种扩展方法。
例:把杜甫的《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神”进行扩展。
扩展:
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
很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写在江面上……………………………(月色)时而,微风轻拂江水,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那银盘飘忽,好似一嶷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