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教案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1、扩展语句
随着考试改革,扩展语句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给出中心句,或给出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本考点,呈隔年反复的态势出现,所占分值3—6分。XX年高考中,全国卷1中的19题(5分)、湖北卷22题(4分)、福建卷15题(3分)、江西卷21题(5分)都涉及到扩展语段这一考题。
2、压缩语段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XX年高考中,安徽卷18题(7分)、福建卷15题(3分)16题第一问(2分)、山东卷18题(4分)、浙江卷6题(4分)。

XX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
“扩展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
(1)依照给定词语,连词扩充成句;
(2)给出话题,丰富式或给出概括句,展开式;
(3)给出主干,扩写式;
(4)给出语句,续写或补写式;
(5)依照情境要求,拟写广告词、标语、宣传口号、过渡语等。“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
“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
(1)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
(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
(3)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
(4)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
(5)提取关键词;
(6)图文转换。

(一)扩展语句
1、扩展语句的要求
(1)新增扩的语句要合乎事理,合乎语境,合乎原句的色调、风格和意境,自然得体。
(2)扩展后的语句要使语意在原句的基础上更充分、具体、形象、透彻,有蕴致。
(3)扩展后的语句不得删减原句字词,不能偏离话题,一般不变动原句语序、句型(有要求的除外)。
(4)扩展后的语句要通顺、流畅,不得出现语病。

(二)压缩语段
1、压缩语句的要求
(1) 要点齐全。既然是压缩,必然会舍弃原语段中的一些内容,但是,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这些信息的有无以及是否齐全,将成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2) 字数达“标”。既然是压缩,必然会限定字数,超过这个限定是要扣分的。当然也不是字数越少越好,重要的是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将题干要求的全部要点“装”进去。试题所限定的字数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的字数设定的,有时甚至是字数不足就不能包容所有的要点。
(3) 语言规范。既然是压缩,其结果就不能是几个要点的简单罗列,而一定要是一个或几个符合语法规范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句子,并且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