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9-10-20[评点与探究]此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选用句式”经常与“句子衔接”相结合,有时也常与仿用句式、变换句式交叉重叠。本题就具有这样的特点,题目中直接显示的是考查“衔接”,实质上也在考查“选用句式”。选用句式题一般从陈述对象一致、排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另外还有句式一致、风格情调一致、语意连贯、肯定与否定的照应等这里不再赘述。不管角度如何变化,题中都要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分析提供的语言环境是审题的重要一环,例如本题分析出所提供的语境特点——陈述对象为“公安干警”就是解答问题的关键。选用句式的总体要求是:语意连贯,语境和谐,衔接自然。
[案例2]XX年秋季高考全国卷第25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不失原意”。二是要“亲切友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切忌说教、训斥,杜绝使用“禁止”、“不许”、“处罚”等言辞。三是要“生动”,这就需要能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感染力。另外还要注意特定的场合:“教学楼内”和“阅览室里”。若能根据上述几点要求仿写,解答本题并不困难。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1)请让智慧之舟停靠在宁静的港湾。(2)如果您想把某份报刊留作纪念,请到管理员处咨询价格。
[评点与探究]此题是一道仿写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本题与以往的仿写题不同,主要表现在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体现“人文关怀”,鼓励创新。解决本题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过分注重句式的模仿,不少考生只关注“除了……,除了……”的句式,却忽视题中“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的要求。探其原因,最主要的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仿写题,均对句式作了明确的要求,又加上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强调仿写首先要关注原句的句式特点等,从而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此题却对句式没有限制,既可采用与示例相同的句式,也可采用与示例不同的句式。这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无论仿写试题如何命制,解题的关键是审题,答案一定要充分符合题目的要求。
仿用句式题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常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这种题型一般由命题要求、仿照的句子和要求仿写的句子三部分构成。所要仿写出的句子通常涉及到句子内容、句式、修辞、衔接、照应和字数等诸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和句式特点。因此解答要分四步走:一是明要求,既要弄清显性要求——命题要求,也要弄清隐性要求——隐含在仿照句子中的要求;二是析例句,分析例句在内容、句式、修辞等方面的特点;三是仿写;四是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