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综合复习教案

2019-10-09

(六)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例如: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XX年高考全国卷第24题)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相同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此题提供了四个单句,要求将其整合成一个单句,本质上是以下定义的形式检测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二、压缩语段的解题策略。
(一)压缩语段必须顾及命题的形式。
命题形式不一样,解题策略就会有区别。例如,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的解题策略,就有别于其他的命题形式。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定义的大框架。在解答XX年高考全国卷第24题时,首先应形成这样的大框架——“遗传是……自身繁殖过程”,或者“……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b.能揭示本质特征的要点应完备。其要点有三:“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下定义时,要点应完备。c.语言应通顺。定语排序应合理,不能缺少必要的成分。
参考答案:“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二)压缩语段必须紧扣解题的规定。
压缩语段在命题时一般都有解题规定。解题的规定不同,解题的方法就往往有区别。如果是概括要点,那么就要注意要点的完备。如果是拟定题目,那么主要侧重中心内容的把握,还要注意标题的文体特征。因而,解题时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规定。例如:
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XX年全国高考卷第27题)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个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
此题的题干明确地规定了三点解题要求:a.“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 与“开启过程”有关的是“移开”“露出”“清理”“绘图”“撬开”。b.“不出现具体时间”,据此可以把所有时间词删掉。c.“不超过35个字”。解题时一定要紧扣这几点,否则,必定导致无谓的失分。此题参考答案一:“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参考答案二:“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三)压缩语段必须顾及文本体裁。
语段的表达方式不同,信息特点就不一样,其压缩技法往往有区别。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