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答:
答案 (1)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南宋繁华不再的哀叹之情。这种感情主要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情寓景中,情景交融。乱云、老树、夕阳均沾染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将作者胸中的“悲国情”化作了眼前的“衰败景”,让人体味到诗人的悲伤情感。
(2)对比,将昔日的笙歌梦、罗绮香、铺锦池、流杯亭等与现实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荒甃、破瓦等作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体现了昔盛今衰的景象,表现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和故国哀思(或黍离之悲)。
2.(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元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
旧好;人,憔悴了。
⑴ 如何理解“那个不去红尘闹”的“闹”?
⑵ 分析“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的修辞手法。
答案 ⑴表面是指上文的鸡叫、鸦噪,实际是暗指人们为追逐功名而趋之若鹜、竞奔不已的丑态。
⑵“明日少年明日老”,以夸张手法,极写人生易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将青山的美好与人的憔悴,大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劝喻人们不要为了功名而辜负青春,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3.(重庆市电厂中学XX届高三学生学业质量抽测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1)“叫起离情,敲残愁况”一句中“敲残”二字有何妙处?
(2)本曲描写了哪些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敲残”二字极为凝练,化无形为有形,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于内心的愁苦。
(2)本诗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构筑了令人思乡断肠的秋夜氛围,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XX年联考题
1.(河北正定中学~XX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双调]殿前欢梅花景
元启(元)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祥老笔①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②,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③梅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