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鉴赏古诗表达技巧之篇章结构专题学案
2019-06-123、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重章叠句)
课内探究
1、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越 中 览 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这是诗人游览越中,有感而发写下的。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这首诗歌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舟 中 晓 望①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②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③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④标。
注:①这首《舟中晓望》,记录了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②舳舻,一种方长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③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④“赤诚”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①。锦帽貂裘②,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③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