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2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4分)
答:
2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答:
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3分)
答:
2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还荆州
唐 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1)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4分)
2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1)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答:
2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①
李商隐
竹坞②无尘水槛③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①崔雍、崔袞(gǔn):是诗人的重表叔兼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李商隐和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和崔衮也是情深义重。②竹坞:是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③水槛:指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此指题中的“骆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