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专题复习
2019-05-09“安史之乱”带来的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使后期的诗人们受到锻炼,教育,使他们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而歌唱。这以杜甫为代表,杜甫始终能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和疾苦,诗风沉郁顿挫,是现实主义的杰作。
中唐诗分两个流派,白居易、韦应物、李益等人正视现实,抨击黑暗,语言通俗流畅,生动感人。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则刻意求新,写险怪,写苦涩,写冷艳。此外柳宗元、刘禹锡也很有成就;柳诗峻洁而清腴,刘诗简练而沉着,多讽刺时政之作。
晚唐以杜牧和李商隐为代表。杜诗清新峻拔,适于表达他较为丰富的政治抱负和激情;李诗则以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哀。
(3)宋词要把握两个时代及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
唐末至北宋前期词几乎是婉约派的一统天下。
唐末以温庭筠为代表,温词偏重写闺情,词藻艳丽;五代以李煜为代表,其亡国之后的词感叹、沉痛,直抒胸臆,不加雕饰,生动形象。宋初以保持晚唐五代婉约风格的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晏词闲雅而有情思,音调谐婉,华美工整;欧词则有所开拓,述怀、咏史、绘景,风格爽朗清丽。
北宋中叶直到南宋,革新派词人先后兴起,以柳永、苏轼为代表。柳永是专力写词第一人,创制慢词,善于铺叙,长于情景交融,语言浅显平易,不避俚词俗语。苏轼以诗入词,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跳出了婉约词一般写离愁别绪、男欢女爱的狭窄范围,达到“无事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地步,其词境界宏阔,激昂慷慨,开创了豪放词派。当然苏轼也不乏清新婉丽之作。
北宋的覆灭,是历史上少见的一次大浩劫,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词人李清照于汴京破后南渡,流离转徒,词情词风为之一变,前期词多写个人的离愁,后期词则带有深沉的家国之痛,多写无法排遣的悲愁惨痛。其词承继婉约,又兼豪放之长,长于抒情,善用白描,出语自然而创意新奇,富有音韵美。
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入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诗词中的时代强音,涌现出了像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作家。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与国家的命运完全融为一体,而他们的作品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晶。辛弃疾慷慨愤世,将抑郁不平之气寄于词中,成为豪迈词派的最杰出的代表。姜夔的词则以感喟哀时为主。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1 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技巧、特色及情及景之间的关系。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萎,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