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试题类型的答题思路

2019-04-12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意境含物、情、意三个方面,三者各自侧重,分出三种类型:
  ①物境:景重,情浓,意淡,如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情境:情重,景散,意明,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③意境:意重,情浓,景淡,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答题时要三者皆说,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答题要点:
  ①找出诗中的意象。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示例:XX年广东卷杜甫《江汉》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答]①小第二联中的“片云”,远浮天边,喻诗人漂泊他乡;永夜的“孤月”,喻诗人与月共远同孤。第三联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风’’是实景。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③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
中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同时从尾联看,诗人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情怀,但一生漂泊,终被遗弃,大有连一匹老马都不如的怨愤之情。
(4)形象型题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划画了什么形象。
 ②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于法。
 ③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④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诗词的形象,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要点:
    ①什么样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   
示例:XX年高考浙江卷问: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人暮犹愁热,低头深藏碧伞中。”两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试简析两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