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2019-04-08

3.比较情感基调。通过字里行间去捕捉情感信息,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4.比较遣词造句。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其根本就是炼意,也就是努力选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5.比较表达技巧。不同的作家往往擅长或习惯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技巧,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出于表达的需要而可能采用不同的手法,以至于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诗词。6.比较意境的营造。抒情诗十分讲究意境的营造,而优秀的诗篇情与景、意与境相互交融的情形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染力。

二、阅读鉴赏诗词八法
  (一)从题目抓住题材
  即题材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高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微之①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注】 ①微之指诗人元稹。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维轨迹】 从题目上一看就知道是一首思念友人的作品,再结合诗句,通过咏物、回忆、写梦来表达思念之情的。
  【参考答案】 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

(二)从关系分析技巧
  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方法。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 ①初眠:蚕虫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才吐丝结茧。
  作者运用了描写人物的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请结合全诗分别举例说明。

【思维轨迹】 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段,结合诗中的“手挽长条泪如雨”和“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可知本诗使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段。

  【参考答案】 ①动作描写:“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②心理描写:“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了采桑女因官府催逼新丝的焦虑之情。

(三)从褒贬辨别倾向
  褒贬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这一点从词语的褒贬中流露出来。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绝句
陆 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这首诗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维轨迹】 诗人闻说梅花盛开,冒着严寒去赏花,惊奇地发现满山的梅花盛开,却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就是“化身千亿”,至此感情完全显露。

  【参考答案】 从“何方”“化身千亿”等词语可看出作者的痴情狂态,欲站在梅花树前尽情欣赏,表达了对梅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