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辞色把握风格
辞色即词语传达出来的各种色彩。包括:1.感情色彩,像褒贬(赞美、批评)、冷暖(悲喜)等;2.性格色彩,像显隐(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刚柔(豪放、婉约)、庄谐(严整、幽默)等;3.语体色彩,像文白(文采绚丽、文采朴实)、散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等。风格即由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综合形成的艺术特色,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朴实、冲淡、沉郁、悲凉、清新、婉约等。要把握风格,就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洲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思维轨迹】 汪诗中的“不尽头”“燕云”“夕阳”“寒鸦”“目断”等,冷暖、语体色彩等都在给人传递伤感的情绪。结合注释的背景可知,诗人是在表达一种家国之痛,与苏轼对英雄人物的呼唤自然不同。
【参考答案】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五)从冷暖体味悲喜
“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二两句写景中哪些词语传递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思维轨迹】 这里主要指运用了带有色彩的词语,诗歌中形象的色彩往往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
【参考答案】 “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作者无比欢欣的心情。
(六)从背景联想意图
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所以,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词,一定要联系有关背景。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边事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思维轨迹】 仔细看注释,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全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安定团结的愿望。
(七)从尾句了解主旨
许多诗词,往往在最后一两句升华,较为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来。所以,应注意末句,从末句把握诗词的主旨。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画
李 唐①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