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隗以“千金买马”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诉燕昭王人才可贵,要恭恭敬敬地对待贤人。比喻巧妙动听,态度诚恳亲切。
b.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意见,因而使得乐毅、邹衍、剧辛等各方面人才不远千里来为燕服务,终于达到了振兴国家、报仇雪恨的目的。
c.由于燕昭王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经过了28年,燕国殷实富裕了,士兵生活安适,都乐意为国而战。
d.在郭隗看来,成就帝业的国君要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要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要以贤者为臣,并要与他们同朝共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 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既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噗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苏洵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
a.①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筑②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b.①昌言举进士,日有名筑②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c.①虽不言,察其意甚恨筑②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d.①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筑②虽日为文,中甚自惭(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