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9-03-14

1.朱自清认为,闻一多诗歌风格的特点是                      的。
2.在朱自清看来,徐志摩诗歌风格的特点是                          的。
 3.闻一多和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既有相同处,又有相异处。相异处的主要之点是:闻
       一多作诗                   ;徐志摩作诗                               。
4.下列对闻一多,徐志摩的比较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闻一多、徐志摩都有志于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诗,然而都不能摆脱西洋诗歌
       的影响。
 b.闻一多、徐志摩都凭借想象写作情诗,然而成就都不大。
 c.闻一多、徐志摩写诗,在技法上都考究运用比喻,给人的感觉都是活泼的、鲜
       明的。
 d.闻一多重视新诗理论的探索,徐志摩重视新诗体制的尝试,在当时都有一定的
       影响。
 e.闻一多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惟一的爱国诗人,而徐志摩是一名吟咏爱情的爱
       情诗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
 现在,社会上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的确太混乱了。这种混乱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以繁体字回潮为中心的文字混乱;二是以方言泛滥为代表的语言混乱;三是以胡编乱造、不知所云为特点的语文水平滑坡。
 世界上任何一个统一文明的国家,都有通用的语言,规范的文字,发达国家不用说,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有的国家语言和文字的规范是自然形成的,有的则加上了政府的推动、干预。与语言文字统一和规范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不断。中国恐怕是最早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秦始皇的“书同文”政策是尽人皆知的,其实,历代盛世也都有过类似的措施。历代王朝要求“书同文”、语同音,都是着眼于全国政令的畅通,以保证国家统一,但其影响所及基本上局限于官场。
 1955年,我国的经济刚渡过了困难的恢复期,党和政府就提出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和简化汉字。这是因为当时要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要解放生产力,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克服方言所造成的各地交流的障碍,用一批简化了的汉字迅速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现在,我们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统一祖国的事业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程度越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完善,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就越高。不能想象,如果普通话没有成为全国的通用语,统一的市场怎样形成,怎么运转。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