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演讲辞

2019-02-16

                           (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⒓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答案】b  e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解析】b选项中“就能够”和e选项中“只要……就……”语意绝对化
⒔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答案】d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
【解析】与倒数第二段末句“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意思不同。
⒕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来源:高考资源网]
【答案】
①主观因素:个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是否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②客观因素:社会(包括学校)是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还是鼓励支持“内心的自由”。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依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范围,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答题范围在最后一段,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如“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是主观因素,而“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是客观因素。
⒖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4分)
【答案】
⑴满足物质上的需要。
⑵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
⑶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
⑷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考点】本题考查对原文文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地方,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