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词类活用总复习教案
2019-01-28[辨析]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是弄清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就一般情况来看,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既然已有“嫂”“老人”作全句的主语,“蛇”“儿”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二是看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是并列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就可能是并列主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就先确定谓语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另一名词必然是状语。如果句中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了。例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如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犬坐于前”的“犬”是主语还是状语。如果是主语,则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如果是状语,则是“其中之一像狗那样坐在前面”。从上下文意看,这一句是说其中一只狼的情况,因而“犬”必然是“坐”的状语。
(二)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1.表示每一。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①句的“岁更刀”,意思是每年要更换刀;“月更刀”,意思是每月要更换刀。②句的“日攘其邻之鸡”,意思是天天(或每天)偷他邻居之鸡。
2.表示渐进。例如:
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②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简析]①句的“日以削”,意思是一天天地削弱。②句的“日密”,意思是一天天地密切起来。
3.表示往昔。例如:
①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②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
[简析]这两例中的“日”都可当“往日”“从前”讲。这种用法的“日”字多见于先秦作品中,秦、汉以后比较少见。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把这些方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往”“向”等来理解。例如: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简析]①句的“南”“西”“东”“北”分别修饰其后的动词,有往南、往西、往东、往北的意思。②句的“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边(西边)投靠,向左边(东边)投靠。
●歼灭难点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纪纲,临邑人,为诸生。燕王①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王与语,说之。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王大爱幸,授忠义卫千户。既即帝位,擢锦衣卫指挥使,令典亲军,司诏狱。纲觇帝旨,广布枚尉,日摘②臣民阴事。帝悉下纲治,深文诬诋。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特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
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籍故晋王、吴王,干没金宝无算。得王冠服服之,高坐置酒,命优童奏乐奉觞,呼万岁,器物僭乘舆③。欲买一女道士为妾,都督薛禄先得之,遇禄大内,挝④其首,脑裂几死。恚都指挥哑失帖木不避道,诬以冒赏事,捶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