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寻找词语标志法

2018-11-17

    5 .句子中一旦出现表并列的短语或标点符号,如“和”“与”“及”“同”“跟”等词或顿号时,我们就要注意判断其前后词语是否搭配,词语之间是否能构成并列关系,排列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等。如:
    例①:(XX年辽宁联考卷)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解析:与主语“艺术魅力”搭配的谓语动词包括“和”字前后的“倾倒”“征服”。“艺术魅力征服了人们”是正确的说法,但说“艺术魅力倾倒了人们”就属于搭配不当了。
    例②:(XX年浙江联考卷)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解析:“防水、易清洗、容量大”和“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这几个多项并列的定语不能同时与中心语“优势”搭配。句子后面部分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能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
    例③: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解析:“减产”“绝产”不是并列关系,所以这儿不能用“和”,应改用“或”。
    例④:(XX年江苏联考卷)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解析:“碰撞、融合、交流”的逻辑顺序不对,应为“碰撞、交流、融合”。
    例⑤:(XX年湖北联考卷)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解析:句中“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三者排列不合逻辑,概念有交叉。

    (三)两面词
    句子中出现“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坏”“有没有”“好不好”“成败”“优劣”等词时,要注意后面有无正确地对应承接照应的两面词,不能犯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例1:(XX年浙江联考卷)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解析:“能否”两面对“欠缺”一面,前后不对应。
    例2:(XX年四川联考卷)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解析:“强弱”与“提高”两面与一面不能搭配。应去掉“提高”。

    (四)如果句中有关联词出现,要注意以下三点:
    1.位置
    当复句的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如: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由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应移至句首)
    2.搭配
    关联词的使用必须配套。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