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整体阅读
2018-06-23①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下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辨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步氏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这是XX年春季考试北京卷的古文阅读试题。从阅读文章来说,第15题题干所说全都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这一中心语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第16题的四个选项,a项叙述分析的是文章首段,b项叙述分析的是次段,c、d两项分别叙述、分析的是第三、四两段,用“倒读法”可以常助理解各段的主要内容。这就不用多说了。下列说解题。
第11题考查辨别词语的古今义的能力,答案是b。对照原文,a项的“或”为“有时”之意,代词,今之“或”为连词;c项“出身”是“出”与“身”的连用,为献出其身之意;d项“通达”是“通”和“达”的连用,意思是通晓明白,今只有明白之意。b项“而已”古今义相同,罢了。
第12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答案d。d项“疾”前省介词“以”,可见“疾”,是病,而不是疾速。
第13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答案是b。a项两个“以”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c项的两个“是”都是代词,相当于“这”;d项两个“过”都是经过之义。b项中的两个“见”,对照原文,前者“见释”是释放他,因为全句的主语是“登”;而后句的“见”表示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侮。
第14题考查理解句意的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c。该项中的“略”是副词,大概、大致之意,译为“少”自然不对。
第15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是d。句①表现孙登对下属的态度,句③表现对徐氏的态度,句⑤表现对步氏的态度。可见这三句都是表现孙登待人接物的态度的。句②是预测正确的政令的良好后果,句⑥是表现“有一人”和“从者”的态度,句④表现孙登对拜将封侯的态度,与“待人接物”无关。
第16题考查叙述、分析文意的能力,不正确的是c。“特别是对步氏恭敬有加”不合文意。对照原文,孙登对于布氏只是一般礼节。步氏有赐只是“拜受而已”,可称为“顺”,而谈不上“孝”。
四、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綮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