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琵琶行

2018-06-23
3、  一是官宦,一是歌女,诗人为何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1、  学生朗读背诵第二段。圈画、品味描写音乐的重点语词,分析描写手法,展开想象和联想。2、  学生谈对通感的手法的理解,谈对“大弦”“如急雨”、 “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这些模拟声音的句子展开想象所获。3、  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比较琵琶女与白居易相似的人生遭际,找到人物情感的相通点。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对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学会鉴赏、领悟诗歌。拓展总结深层理解提问: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句,还能有音乐方面之外的理解吗?2、如何看待白居易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琵琶女的遭遇作类比?1、 齐读课文最后两段。2、 思考、讨论并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参考理解:1、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生命的一种沉寂状态,搏发的气息,是身处困境仍然追求人生与艺术的美的境界。2、体现诗人平等、尊重的情怀。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演绎了一曲高山流水、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诗人将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了社会大众深重的灾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再创作中对人生、对社会进行了一次思考、一次审问,学会欣赏、同情与尊重,让友情升华,让人生温暖,开拓了文本的意义空间。布置作业教学反馈本文在写作中不但注意了音乐美、情感美,而且也注意了画面意境美。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唯见江心秋月白”等,里面的意境很美,请学生进行想象、勾画、渲染,用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构思成文,交流鉴赏。作业的设计,旨在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读写结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鉴赏、写作能力。思路点拨

这篇文章还可运用“问题式”的方法来教读。拟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如: 谁解琵琶声;谁解青衫泪;风物意如何等,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也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本诗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放在一起,从立意、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抓取重点语句加以深入品读领悟。练习举隅1.  选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文2篇,揣摹其中关键语句,分析作品情感,提高鉴赏审美能力。2.  赏析苏轼的一首写琵琶声的词《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