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本同步复习教案
2018-03-31标准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花亦眠点评:标准答案只是概括了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为思路,重在提示各部分的关系及其对文章主题的作用。
16、参考答案:
①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
②不依赖不懒惰,不坐享父母的旧巢
③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
④和父辈的旧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
⑤有独立的思想,要创造自己的生活
⑥拒绝、痛斥和对峙人类的伤害
标准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花亦眠点评:作为6分题,可以概括为3点,也可细化为6点。此标准答案概括为3点,显得有些粗略。
17、参考答案:
作者通过对鸟在梢顶建巢的观察思考,沉痛地反思了人类自身的劣性和对鸟类的伤害。提倡我们应该保护自然,尊重鸟类,学习这两只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承前启后,勤奋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标准答案:(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
花亦眠点评:此题是对文章结尾句子的分析,以把握作者的观点,其实就是理解全文的主旨。标准答案第(1)点纯属多余,鸟类可能既有不安的天性,也可能来自于人类长期的伤害,站在人类的自省角度来说,后者自然是作者表达的重心。(2)(3)两点的主要意思有所重复,完全可以概括起来;此外,反思并改正自己的过错与劣性,学习鸟类的精神(结合文章第二大部分)以提高人类的品性,是本文两个极重要的方面,不仅仅在于亲近自然、善待生命。可见此答案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没有全面的把握。
3.(09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尺度
彭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唱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