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复习指导教案

2018-03-04

分析语言特色
⒈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⒉提问变体: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⒊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⒋答题模式: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分析《春怨》的语言特色。
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这一儿化音的使用,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是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此诗语言特点是平实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说明:答题时可根据题目情况,灵活取舍,不宜胶柱鼓瑟。但开始答题时进行规范化训练,十分必要。
3.阅读王实甫[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回答问题。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的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关于别情,在历来的诗词歌赋中多有吟咏,而王实甫这支曲子把传统的题材写得别有情趣。在结构上作者采用带过曲的形式,犹如词的上下阙,前曲写景,景中含情;后曲写情,情景交融。试分析前曲写景的特点。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