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2019-03-08
8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抒情类)
 
课前预习
一、默写古诗名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                。2.                    ,           ,望尽天涯路。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泪眼问花花不语,                       。
5.                   ,西北望,         。6.料得年年肠断处,          ,          。
二、表现手法 :抒情类,描写类,修辞类,其他类。
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题型二:赏析手法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叙——析——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三、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手法解析】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