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

2017-05-08

 ④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其实各考点与古诗文阅读要求大致相同。
 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新世纪以来呈现出下列特点:
 1.阅读材料整体风格趋于平易好懂;
 2.阅读材料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3.试题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技巧;
 4.试题表述趋于简明,指向明确;
 5.评分标准趋于宽容,答案“意思对即可”。
 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呈现出的这些特点,总体上是有利于考生得分的,但近几年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ⅱ卷的文学作品阅读的得分率未见明显提高,其关键在于基本的阅读能力不高,尤其是对其中的主要段落没有真正读懂。XX年《话说知音》的第21题和XX年《乡土情结》的第21题,大多数考生答不好,便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四)写作(60分)
 本项留待以后作专门分析,这里从略。
 二、复习建议
 总的来说是夯实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高考语文试卷的编制,不仅依据《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而且吸纳课程改革的精神。这一点国家考试中心已有明确的表述,因此语文复习要着眼于夯实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具体地说,应注意下列几点:
 1.要建三个“30分”的意识
 高考语文除写作60分而外,有三个“30分”。这便是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30分;古诗文阅读和默写30分;现代文阅读30分。建立三个“30分”的意识,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复习中不能有任何一点疏忽。
 2.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目前中学生识字是、词语积累是明显不足,正确运用的能力更不足,这在语言基础题和作文中表现得很突出。应该尽量增加语文积累。
 3.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丰富心灵世界。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语文,也是考文化。学语文,要十分重视吸纳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丰富自己。
 4.提高读懂古代诗文、现代文的基本阅读能力,要真正在读懂上下功夫。
 5.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
 这里所读的基本写作能力是指《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础等级”的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因为它是“基础”,所以要重视;也因为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更要重视。同时追求发展等级的各项要求。如果只在“发展等级”上做文章,就会“本末倒置”
 6.利用读本帮助提高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的《读本》内容相当丰富,从字词积累到阅读鉴赏,到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惜许多人却不知道应该去读去用,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做题上,这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在此后的各讲中还会提出具体建议。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