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真情孕育华章

2017-05-05
爷爷在75岁时,双腿瘫痪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终于能够依靠双拐勉强下地走走。看着爷爷艰难地一步步向前迈进,我不由得一阵心酸:爷爷一生宽厚善良,上天为何对他如此不公呢?而爷爷的脸上,也没有了往昔灿烂的笑容,我时常听见一声声无奈的叹息。我知道,爷爷不是悲观的人,可为什么连这打击都不能承受呢?终于有一天,他自言自语道:“唉,人老了,没想到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听了这话我就想哭:您操劳了一辈子,辛辛苦苦地把儿女养大成人,就不允许儿孙们尽一点点孝心?什么时候,您才能为自己考虑一次呢?几乎每一天傍晚,我都会扶着爷爷到古道上散步。爷爷很吃力地挪移着,我紧紧地抓住他的手臂,生怕他跌倒。那时我甚至庆幸爷爷的腿瘫痪,让我每天这样扶着他慢慢地闲走。爷爷很满足,很开心地笑着,絮絮地向我唠叨我小时候的故事,真没想到他连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我耐心地听着,其实我成长的哪一步没有爷爷的关切与期望呢?一次爷爷走得累了,便坐在椅子上。我也坐在他旁边。儿时爷爷在这里教我背诗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忽然我说:“爷爷,你等着。”我就跑回家去拿来爷爷的烟斗,细细地装上烟丝……我又记起爷爷爱读《易经》,年轻时曾用小楷亲手抄了一遍。我从爷爷枕边找出他几十年前抄录的业已发黄的《易经》,默默地给爷爷点着了烟,摊开书,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爷爷像孩子一般认真倾听着。忽然,布满皱纹的脸上,竟滑下了两颗泪珠!未曾因风雨磨难而倒下的爷爷居然哭了!看着爷爷满头的苍白和干瘦如枯枝的手,我清清楚楚地感觉到,我脉搏里流动的,也有爷爷的那一部分血啊!这血,难道会褪色,会枯竭吗?不,它永远是鲜红的,永远会源源不断地流,一千年一万年……爷爷在81岁离我们而去。不久前,我才从奶奶口中偶然得知古道上的每一方石板,都是爷爷年轻时铺起来的。这么长这么深的古道,当年爷爷是费了多少力气呢?风雨沧桑几十年,它毫无怨言地任后辈踏过,而且越踏越坚实了;两旁的大树茂密成阴;为古道上的人遮住了骄阳和暴雨,虽然它已苍老得失去了辉煌。深重的绿色里,落日的余晖洒在老人的肩上,慈祥的笑脸在我脑海中定格,定格成一幅永不淡褪的画面。曾听奶奶说,月明星稀的晚上,她分明看见爷爷悠闲地坐在古道上的树阴下,还是去世时的装束。我不忍心对她讲这只是她的幻觉,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古道上的传说——古道上一个美丽的传说。【妙文启迪】本文是一篇上乘的“亲情”文。全文虽未见“亲情”二字,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亲情的褒扬和赞美,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反映了小作者所具有的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全文通过回忆,叙写了我与爷爷在一起生活的几个片断——爷爷教我背诗,爷爷双腿瘫痪后我扶爷爷散步,给爷爷拿烟斗装烟丝读《易经》,表现了爷爷对我的关切和希冀,我对爷爷的挚爱、崇敬与怀念,从而赞美了亲情的纯洁、无私、可贵与高尚,美丽的亲情令人难忘!全文避免了单调的平铺直叙,而是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描写中又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环境和细节描写等方法,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使行文富于变化,爷爷的形象也更加血肉丰满,鲜明突出,生动感人,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几处景物描写,着墨经济,用语凝练,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较好地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处议论,更使文章的内容不断深化,主旨得到升华。全文语言自然流畅,似从心泉间汩汩流出,朴素而不失典雅。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