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考场散文的写作(一)
2017-04-163.形散神收,文情并茂
散文看似散漫却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一个情感的基点去曲情尽态,妙笔生华。因此,散文既有优美的笔调,又有浓郁的情感,文情并茂。好的散文应是情感真挚自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
三、散文的写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散文易学而难工”。因为它朴实,却从中见神采;它平易,却从中见炽烈;它简洁,却从中见充实;它自由灵活,却易写难工。散文尤如青春少女,神备则“淡妆浓抹总相宜”。构思也就是人们俗说的的打腹稿,散文的构思是指在孕育过程中,作者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考虑散文的谋篇布局,探索最适当的表现手法。
1.缘情构思
情有所动,有感而发,借助形象,以情伟文,行文挥洒,这是散文构思的要诀。
(1)借助联想进行构思:①借托式联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②链环式联想——由发端环环相套的联想。③辐射式联想——由基点向四外扩散的联想。(结合朱自清《荷塘月色》、曹靖华《小米的回忆》等作品做具体分析。)
(2)寻觅“动情事”,捕捉“动情点”。“动情事”、“动情点”指的是:倾注了作者感情、富有诗意的事物和感受,既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也是散文构思的落脚点。散文构思要抓住写作对象的特点,挖掘深意,找出联系,赋予浓情,做到情、理、物相交融。
(3)把握双弦并奏的艺术:外在情节线与内在情思线。散文的特点是:外在情节线小于内在情思线,情节为情思服务,二者和谐统一。(这点与小说不同。小说的特点是:外在情节线大于内在情思线,后者为前者服务。)
2.善于立意
(1)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郁达夫: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2)用象征的手法表达诗情哲理。通过某一形象表现与之相近相似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举例:《松树的风格》
(3)善于从平凡事物中展示不平凡的人生意义。关注身边的凡人琐事,发现平凡中蕴寓的伟大,写出其真、其善、其美。
对比阅读:朱自清的《给亡妇》与巴金的《怀念萧珊》。
3.严格选材
散文选材的原则是:以“我”为圆心,以“我”的感受体验为半径画圆,囊括在这个圆内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无论巨细、轻重、大小,只要能被“我”认知、经“我”思考,引“我”动情,均在可选之列。
(1)选择事物的细微之处寄托真情。散文主要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怀的,特别是抒情散文,更是以情为主,情景兼备,寄情于物,在选材上必须尽可能选用最能表现寄托情思的事物的细微之处。比如:郁达夫的《一个人在途上》、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选取寄托青丝的事物细微之处,不仅仅是个方法技巧问题,要想使自己选择的小事打动人,必须先能打动自己,只有真正理解生活,对生活事件充满情感,才可能写出好的散文,收到自然、真实、动人的效果。
(2)选择风俗事象透视人文心态。这种选材多适用于叙写景物、地貌整体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的散文。一般要求给读者以事物的整体过程感和事物的特色情态氛围等特征。通过对事物属性的描写,来展示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事象。比如: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和贾平凹的《秦腔》、《五味巷》。
(3)童年忆旧话亲情。不少作者写回忆童年、怀念故人的散文,目的不在于怀旧,而在于抒情,尤其是抒发今昔对比产生的现实感受,是直面人生的一种手段。比如:臧克家《老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