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

2017-03-27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思维轨迹】 此题重点考查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题,第一步是审清题目要求,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即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因此在做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第二步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结合本题看,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叙述张丹、张昊在比赛中受伤的事实;第二句也就是横线部分显然是写两人在挫折面前的表现;第三句是对他们这种顽强精神的揭示。因此答案为c。第三步,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再次确认一下。

【参考答案】 c

(二)答题技巧
  1.结合具体句意理解。理解句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判明本语段是围绕什么进行表达或表述的,中心是什么,主体是什么,有何表达方式。由此判断采用从一而贯的句式,或者选用能够准确表达这个中心以及强调重心、情感、语气等的句式。
  2.结合具体语境确认。句式的选择总是为了使表达规范、语意明确,因此必须考虑语意和表达的需要,要特别注意试题所提供的语境。
  3.结合主体语序调整。倘若一个句子附加成分太长,就容易遮蔽句子的主干,影响语言表达的清晰,这就需要对语序作出调整,直到表达清晰为止。

例如:选择恰当的句式,按要求重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
  ①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②植物学家和园艺师们共同努力。
  ③昙花的开放时间可以延长。
  ④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1)强调“科技人员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轨迹】 此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需要重组的是四个句子,四个句子组合后变成复句。这时应该结合具体句意理解,想一想哪些复句可以在各分句内容中只强调某个分句的内容呢?一般来说,具有偏正关系的转折复句能强调“但是”以后的内容;所以转折关系的复句便成了首选。然后再仔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这四个句子内容之间的关联,可以发现③同①②④之间有因果关系:③是“果”;①②④分别是“因”,并且②是一组,①④是一组。这样分析之后,结合主体语序调整,答案便清楚了。

【参考答案】 (1)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同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的普遍运用固然可以使昙花的开放时间延长,但是这离不开植物学家和园艺师们的共同努力。(2)诚然,植物学家和园艺师们的共同努力使昙花的开放时间得以延长,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的普遍运用。

二、仿用句式
  (一)解题思路
  1.定“型”。即确定试题在句子结构、表达形式、修辞方法等要求上有哪些明示或暗示,仿句须与之保持一致。
  2.定“类”。即分析考查要求。试题要求展开联想还是想象,要求运用哪种联想或想象。

3/7